当产房的灯光亮起
有人迎接新生命的啼哭
有人却在与死神掰手腕
42岁的王女士(化名)
怎么也想不到
期盼已久的二胎之旅
会变成一场与时间赛跑的生死较量
胎儿宫内缺氧、重度子痫前期
血小板持续走低
瘢痕子宫危机四伏
这场横跨25周的妊娠危机
最终在我院多学科团队的联手攻坚下
让700g的“掌心宝宝”
与妈妈一同闯关成功!
高龄妈妈
突遇多重“夺命关卡”
展开剩余83%近日,孕25周+的王女士因“下肢水肿,胎儿偏小2周”紧急入住我院产科,一张张检查单让所有人不禁吸了一口凉气:
胎儿命悬一线:超声显示胎儿偏小2周,舒张期血流消失、大脑中动脉阻力指数骤降,这意味着胎儿正处于严重宫内缺氧状态,随时可能胎死宫内!
孕妈危在旦夕:作为高龄产妇,她不仅有2次剖宫产史(瘢痕子宫),更合并重度子痫前期——血压飙升、24 小时尿蛋白最高达 22.62g(正常值仅 0.15g 以下),全身多器官随时可能 “罢工”;血小板计数仅 29-47×10⁹/L(正常值 100-300×10⁹/L),凝血功能几近崩溃,手术中稍有不慎就随时可能出现大出血的风险!
科普链接
重度子痫前期:妊娠期特有的 “隐形杀手”,会导致高血压、蛋白尿,甚至引发抽搐(子痫)、胎盘早剥,是我国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胎儿生长受限:胎儿体重低于同孕龄宝宝的第10百分位,像王女士腹中的胎儿,就是因胎盘功能衰竭导致“营养断绝”,随时可能缺氧窒息。
多学科迅速集结
共筑生命防线
产科副主任何艳舫带领团队迅速研判, 立即启动危重孕产妇救治机制,精准施策,予地塞米松促胎肺成熟、硫酸镁解痉预防子痫,同时精准调控血压,动态监测胎儿缺氧指标,为终止妊娠时机做好准备。经过一段时间的保胎治疗后,孕妈及胎儿情况显著改善。“每多等1天,母婴风险就翻1倍!”何艳舫团队当机立断,决定终止妊娠,行剖宫产手术。
产科、输血科、麻醉科、新生儿科等多学科专家迅速集结,一场与时间赛跑的生命接力就此展开。输血科术前紧急输注3个治疗量血小板+2单位浓缩红细胞,改善孕妇凝血功能;麻醉科量身制定个体化麻醉方案,为手术安全保驾护航;新生儿科提前进驻手术室,备好气管插管、呼吸支持设备,确保新生儿出生后能立即得到无缝救治。
术中,何艳舫团队面临的挑战远比想象中更加严重:极低体重胎儿、产妇凝血功能危机、瘢痕子宫粘连……每一步都如履薄冰,容不得半点差错,但凭借着精湛的技术和默契的配合,团队成功助娩出一名体重仅700g的男婴,并迅速进行气管插管、正压通气,从1分钟Apgar评分仅6分,到10 分钟后评分跃升至8分。同时,通过精准用药和快速输血,成功规避了术中大出血的风险,确保了产妇的安全。
术后精细化管理
母婴迎来曙光
手术成功只是第一步,术后精细化管理同样关键。
产妇康复:抗炎、促宫缩、抗凝治疗并行,辅以输注白蛋白及血浆纠正低蛋白血症。术后第5天,王女士血压平稳,尿蛋白显著下降,切口愈合良好,带着劫后余生的庆幸与感激顺利出院。
早产儿成长:经过3个月的精心呵护,这个曾只有700g的小生命,体重增至2580g,各项发育指标稳步提升。
“每一例高危孕产妇的成功救治,拼的不仅是技术,更是团队的默契。”从产科的精准决策,到输血科的“血源速递”,再到新生儿科的“无缝接力”,再次彰显出我院多学科协作的“硬核”实力。
今年以来,作为区域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我院已成功抢救20余名高危孕产妇,为众多早产儿架起了生命的桥梁。每一份生命的托付都值得全力以赴,我院将继续秉承“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以更加精湛的医术和优质的服务,守护好每一个家庭的幸福与安康。
图文来源| 产 科 刘丽萍
编辑排版| 张利宇
责任编辑 | 田丽媛
煤医院区
花海院区(建设中)
发布于:北京市诚利和配资-查查看股票配资-股票按月配资开户-2024年正在受骗的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