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7月,全球军机市场出现了震撼军界的数字。在土耳其防务展上,印尼一口气花费100亿美元购买了48架尚未首飞的“可汗”五代机。紧接着,土耳其又签署了40架“台风”四代机的订单,总价高达56亿美元。根据《简氏防务》2025年的权威报告,亚太新兴空军的现代化预算增幅首次突破300亿美元。短短几天内,这两笔总额超过150亿美元的交易,再次让全球军工竞赛陷入复杂的博弈。
可汗订单里的信任与疑问
印尼和土耳其之间的大合同原本应该显示双方的信任。印尼空军的主力装备已经老化多年,他们希望能通过引进第五代战机来实现重大升级。到了2025年,印尼签下了这笔大订单,成为了可汗战机的首个出口客户。消息公布后,印尼媒体一片欢腾,认为这将让印尼在东南亚拥有空中优势。
现实没达到预期。多家国际智库迅速指出,可汗首飞尚未成功,核心系统依赖外部供应,发动机是最大问题。根据2025年6月的欧亚防务分析报告,土耳其可汗原型机采用美国F110-GE-129发动机,核心部件全部从美国进口。土耳其虽有一定库存,但仅限于组装和测试。如果发动机断供,可汗的生产体系将立刻停止。
最近,印尼军方内部有人提出疑问。如果土耳其的自主能力真的很强,为什么还要花大价钱买“台风”战斗机?这是否意味着土耳其对自己的五代机也没有信心?甚至印尼空军的高层在接受《雅加达邮报》采访时,也没有直接回答关于可汗战斗机未来的维护和升级问题。
土耳其的双重策略引起全球军事关注
土耳其在防务展后与英国签署了购买“台风”四代机的协议,打算采购40架,价格远超市场预期。每架飞机连同后勤、培训和武器包,单价高达1.25亿美元。这一决定引起了多国媒体的广泛关注。
一些专家指出,土耳其的这一行动不仅仅是为了提升装备水平。防务领域的多家专业媒体推测,土耳其此举主要是为了获取先进的发动机技术。台风战斗机使用的EJ-200发动机技术含量非常高。土耳其希望通过大量采购,争取到发动机生产线和相关技术的转让,然而欧洲四国一直坚持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政策。在2023年至2025年间,土耳其多次与英国罗·罗公司进行接触,试图合作开发可汗发动机的配套发动机,但由于技术转让条款的谈判未能达成一致,最终都未能成功。
现在,印尼对这件事情更加担心了。土耳其买“台风”飞机不仅没有让大家觉得土耳其自己造飞机的能力更强,反而让很多人怀疑土耳其自己研发的可汗项目是不是真的成熟。在印尼的军事圈子里,很多人都在说土耳其可能掉进了一个陷阱。很多专家公开表示,他们很担心美国停止供应飞机发动机会给土耳其带来麻烦。
汽车引擎难题里的“三国博弈”
可汗项目最大的弱点是发动机问题。虽然土耳其自主研发的TF-35000发动机已经启动,但到2025年也只是完成了初步的地面测试,距离实际使用还有八年以上的时间。没有可靠的国产发动机,五代机项目可能随时会遇到动力供应中断的问题。
从2024年开始,土耳其积极寻找获取技术的新途径。由于与罗·罗的合作遇到困难,土耳其开始频繁与巴基斯坦在防务领域合作,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获得中国的发动机技术。中国研发的涡扇-10B和涡扇-19发动机引起了土耳其的高度关注。涡扇-10B已经大量装备在解放军的歼-10CE和歼-16战斗机上,凭借其出色的推力重量比和可靠性,在国际市场上表现突出。而涡扇-19则是中国新型隐身战机歼-35的主要动力来源。
不少亚洲安全领域的专家认为,土耳其希望通过向巴基斯坦提供技术,来换取中国的发动机技术。巴基斯坦空军与中国关系紧密,已经引进了多批歼-10CE战机及相关技术。在2025年5月,巴基斯坦首次公开展示了装备有涡扇-10B发动机的歼-10CE,引起了外界的广泛关注。土耳其在这个时候加强与巴基斯坦的军事合作,被认为是为了获得中国的发动机技术。
中国政府对军事技术的外流非常谨慎。在2025年7月,中国军方明确表示,所有出口的武器装备都会进行分级保护,不会向非战略合作伙伴提供关键的军事动力技术。即使巴基斯坦得到了一些装备,也无法获得所有的核心设计资料。
"大汗"和"歼-35"
可汗项目看似取得了“出口大捷”,实则背后问题不少。48架飞机的订单,并非全靠技术优势,更多体现了印尼空军的困境以及对西方武器的疑虑。印尼之前多次试图引进法国的“阵风”或美国的F-16V等先进战斗机,但都因为价格高昂和附加的政治条件而未能实现。
土耳其的“可汗”战机虽然号称是第五代战斗机,但实际上更像是一个试验品或者未完成的产品。它的许多关键部件需要从国外购买,航电系统、雷达和隐身技术还没有完全实现本土化生产。最关键的问题在于发动机技术的缺失,这是土耳其难以克服的一大障碍。土耳其试图通过与欧洲和巴基斯坦的合作来解决这个问题,但高端发动机技术的转让在全球范围内都受到严格控制,因此外部援助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印尼空军已经开始审视他们的采购策略。多位印尼防务专家在接受亚洲防务周刊采访时提到,鉴于土耳其在“双线操作”中的表现,印尼未来可能会要求在购买可汗系统时附加更加严格的技术保障条款。2025年7月,印尼国会防务委员会公开呼吁重新评估可汗项目的长期维护和升级能力。
技术流动的影响与亚太地区军事新态势
到2025年,随着亚洲各国空军纷纷推进现代化进程,技术引进成了提升战斗力的主要方式。印尼寄希望于“可汗项目”快速提升实力,却遭遇了现实的挑战。土耳其在发动机上的难题、技术合作的障碍以及寻找替代途径的努力,反映了全球军工合作中的普遍问题。
美国和欧洲在军用航空动力领域一直占据主导地位,很难被撼动。即使中国通过自主创新突破了美国和俄罗斯的封锁,也投入了数十年巨资。涡扇-10B和涡扇-19的量产和出口经验非常丰富,但对外技术转让仍受严格审查。2025年7月,国际防务合作会议公布数据显示,全球仅有不到5%的航空发动机核心技术实现了跨国转让,且全部发生在高度信任的战略同盟之间。
业内专家预测,未来十年,亚洲国家的太空军事力量将快速发展,但关键的动力技术问题短期内仍难以解决。如果土耳其的可汗项目不能自主研发发动机,可能会像印度的光辉战机项目一样,尽管订单很多,但战斗力会因为核心动力技术的缺失而受到严重影响。
土耳其将向印尼出口48架第五代战机“可汗”
2025年6月12日早上6点46分·环球网报道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点此关注我~
诚利和配资-查查看股票配资-股票按月配资开户-2024年正在受骗的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